公司动态
 
首页 > 公司动态  >  溪黄草中熊果酸含量测定方法学...

溪黄草中熊果酸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

2013-08-07

溪黄草中熊果酸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

 

溪黄草为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Isodon lophanthoides(Buch.-Ham.exD.Don)H.Hara.的干燥全草。具有清热利湿、退黄祛湿、凉血散瘀的功效,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、急性胆囊炎、痢疾、肠炎等病症,是我国南方地区治疗乙型肝炎的常用草药。溪黄草是名优产品消炎利胆片的原料药材之一,市场上溪黄草商品正品很少,多为民间称“副溪黄”或“苦溪黄”的混淆品。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溪黄草药材熊果酸的含量,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。

 

关键词:熊果酸  HPLC  熊果酸检测方法  溪黄草

 

1  仪器与试剂
1.1 仪器
   Dionex SUMMIT P680高效液相色谱仪、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;万分之一电子天平、索氏提取器。
1.2 试药
   溪黄草共有l0批次,自编批号为索氏提取器01~l0;熊果酸对照品;甲醇为色谱纯;水为重蒸水;其他试剂为分析纯。熊果酸(长沙上禾生物科技有售:熊果酸25-98%)

 

2方法与结果
2.1 色谱条件
   色谱柱:Phenomenex Kromasil C18(4.6mm×250mm; 5um) 柱;检测波长:210nm,流速:0.5mL/min。
2.2 流动相的选择
    经摸索以0.1%磷酸溶液-甲醇(10:90)为流动相,流速为 0.5mL/min,供试品中的熊果酸达到与其他峰分离度较好,峰形对称,保留时间适中(约26min)。
2.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
    精密称取熊果酸对照品适量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 g的溶液,即得。
2.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
    取溪黄草药材粉末(过40目筛)约1g,精密称定,置索氏提取器中,加乙醚50mL,提取5h,提取液挥干,残渣用甲醇分次溶解,转移至10mL量瓶中,加甲醇至刻度,摇匀,即得。
2.5 线性关系的考察
    以熊果酸对照品溶液(29.5g/mL)分别进样2uL 、5uL、lO uL、20 uL、30 uL、40 uL,按含量测定方法,以峰面积为横坐标x,熊果酸进样量(g)为纵坐标Y,绘制标准曲线,得到回归方程:Y=0.0625X+0.O119,r=O.9999。结果表明熊果酸在0.059~1.18 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。
2.6 精密度试验
    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10uL,注入液相色谱仪,重复测定 6次,计算精密度,RSD=0.38%,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。
2.7 稳定性试验
    取同一批样品,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,自制备后,于0、2、4、6、8、12h分别进样10 uL,测定其峰面积,结果其 RSD=1.5%。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h内基本稳定。
2.8 重复性试验
    取同一批样品,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,按含量测定方法操作,结果平均含量为0.228mg/g,RSD=2.6%。结果表明本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良好。
2.9 回收率试验
    取同批已知熊果酸含量的供试品(熊果酸含量0.228mg/g)共 6份,每份取样量为供试品取样量(1g)的50%,精密称定。按当前取样含量约1:1精密加入熊果酸对照品(30.2 g/mL×5mL),按含量测定方法测定,计算回收率。结果熊果酸平均回收率为102.5%,RSD=2.1%。
2.10 样品含量测定
    取溪黄草药材10批,按含量测定方法测定,按干燥品计算,l0批溪黄草药材的平均含量为0.61mg/g,最高达0.923mg/g,但最低仅为0.252mg/g。结果表明,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溪黄草药材其熊果酸含量差异较大。

3 讨论
   本实验建立了HPLC测定溪黄草药材中熊果酸的色谱条件,并对该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验证。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,该法线性关系良好,回收率、精密度高,重复性良好,具有准确、灵敏的特点,可作为溪黄草药材质量控制与评价的方法之一。